| | | 文献:Act. Soc. Sc. Fenn., 24 (2): 24. 1899. | | 产地:西藏:墨脱,苏永革1669 (HKAS)。云南:德钦,梅里雪山,张大成 281 (HKAS)。 | | 分布:中国,喜马拉雅地区,喀什米尔及锡金。 |
|
|
| | | 文献:Bot Gaz. 14: 44. 1889; | | 产地:黑龙江:伊春,丁托娅830198 (IFSBH,HKAS)。山东:崂山,北九水,高谦34538 (IFSBH,HKAS)。西藏:错那,西藏队7932 (HKAS)。黑龙江、新疆、陕西、山东、浙江有分布。 | | 分布:中国、亚洲大部、欧洲及北美。 |
|
|
| | | 文献:Beih. Bot. Centra (b). 19 (2): 111, f. 12 1905; | | 产地:我国台湾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中国,日本。 |
|
|
| | | 文献:Flora 58: 93.1875. | | 产地:黑龙江:大兴安岭,孟慧君295 (HKAS)。吉林:头道河,高谦1250 (IFSBH,HKAS)。新疆:博乐市,赛里木湖,胡人亮9079 (HSNU,HKAS);奇台县,赵建成93022 (HBNU,HKAS)。内蒙古:黑山头,白学良730 (HIMC)。陕西:太白山跑马梁,刘慎谔、钟补求1119 (HKAS);长安县,翠华山,张满祥530 (WUG,HKAS)。西藏:亚东,春丕河,陈书坤5061 (HKAS)。云南:德钦,白马雪山,张大成418 (HKAS)。辽宁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等地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本种为北极及北半球高地植物。 |
|
|
| | | 文献:Ssuppl. 12: 105. pl. 74. 1816; | | 产地:西藏:林芝,谭征祥44 (A) (HKAS)。 | | 分布:中国,欧洲,北亚,北美。 |
|
|
| | | 产地:内蒙古:牙克石市,伊图里河,白学良3363 (HIMC)。西藏:察隅县,武素功1072 (C) (HKAS);扎布,陶德定5308 (D) (HKAS);准巴,臧穆1200 (HKAS)。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、贵州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中国,欧洲,亚洲北部及美洲。 |
|
|
| | | 俗名:圆叶卵叶真藓 | | 文献:K. Svensk. Vet. Ak. Handl. 23 (10): 34. 1890; | | 产地:新疆:博格达山,天池,赵建成 2812 (HKAS);乌鲁木齐,南山,杨昌友70 (HKAS)。我国黑龙江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中国,俄罗斯 (远东地区),欧洲及北美。 |
|
|
| | | 文献:Syn. 1: 307. 1848. | | 产地:西藏:墨脱,苏永革1511 (HKAS)。台湾有本种的报道。 | | 分布:中国、南亚至东南亚、日本、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。 |
|
|
| | | 文献:Monthl. Rev. London 34: 538. 1801; | | 产地:新疆:霍城县,新二台,朱瑞良 93470 (HSNU,HKAS);乌鲁木齐市,南山,胡人亮93681 (HSNU,HKAS)。内蒙古:额尔古纳左旗,阿龙山,白学良866 (HIMC)。陕西:太白山跑马梁,魏志平5669 (WUG,HKAS)。安徽:九华山,刘仲苓30124 (SHM,HKAS)。湖南:长沙,岳麓山,高谦203 (IFSBH,HKAS)。西藏:丁青,臧穆,5245 (HKAS);班戈县,郎楷永1322 (PE,HKAS)。辽宁、新疆、陕西、山东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安徽、上海等地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北半球广布。南半球高海拔地区也有分布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