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| 文献:Ber. Th?t. St. Gall. Naturw. Ges. 78: 358. 1879; | | 产地:台湾:采集人与号不详。 | | 分布:中国 (台湾),印度尼西亚,马来西亚,菲律宾及太平洋群岛。 |
|
|
| | | 文献:Flora Vitiensis 401. 1873. | | 产地:台湾:新竹县,鸳鸯湖,赖明洲0143 (TAI)。海南:吊罗山,沟中岩壁上,林尤兴383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 (台湾、海南),日本,印度,印度尼西亚,菲律宾,大洋洲及澳大利亚。 |
|
|
| | | 文献:Laubm. Eur. 423. 1927; | | 产地:内蒙古:海拉尔市西山,王战793 (IFSBH)。我国东北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中国,日本及欧洲。 |
|
|
| | | 文献:Bryol. Brit. 219. 1855; | | 产地:黑龙江:大兴安岭,高谦16,788 (IFSBH,HKAS)。吉林:长白山,高谦7252,7263 (IFSBH,HKAS)。新疆:麦河县,胡人亮93104,93542 (HSNU,HKAS)。内蒙古:牙克石市,伊图里河,白学良3322 (HIMC)。山西:大西沟,刘志江194 (HKAS)。河北:火石沟,王启无1188 (HKAS)。江苏:南京,李兆兰8 (JSBI,HKAS)。西藏:隆子县,臧穆1060 (HKAS)。云南:贡山独龙江,张大成4282 (A) (HKAS);昆明,张大成95-70 (HKAS)。福建:南平市,黄榕辉 9202 (PE)。海南:吊罗山,高谦2669 (IFSBH,HKAS)。我国山东、台湾等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 | | 分布:本种为世界广布种。 |
|
|
| | | 文献:Spec. Musc. 173. 1801; | | 产地:黑龙江:饶河县,高谦 (IFSBH)。内蒙古:大兴安岭,根河王峰山,高谦51482 (HKAS);大兴安岭,青年岭塔头甸子,高谦812 (IFSBH, HKAS)。山西:临汾,龙子祠泉,凌元洁50576 (HKAS)。 | | 分布:中国 (黑龙江、内蒙古、山西),俄罗斯 (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),欧洲及北美洲。 |
|
|
| | | 文献:Nov. Acta Roy. Soc. Sci. Upsal. 12: 357. 1844; | | 产地:黑龙江:伊春市,南山,刘慎谔7795 (IFSBH);带岭西山,高谦266 (IFSBH)。吉林:蛟河县,拉法镇东大甸,高谦1497, 1514 (IFSBH);安图县,长白山,高谦1007 (IFSBH)。内蒙古:额尔古纳右旗,莫尔道嘎,白学良500, 520 (HIMC);额尔古纳左旗,根河五岭山,陈邦杰861, 967, 968 (IFSBH);鄂伦春旗,克一河,白学良3154,3158 (HIMC);大兴安岭,根河五峰山,陈邦杰800,940 (HKAS)。 | | 分布:中国 (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),蒙古国,俄罗斯 (远东地区,西伯利亚),欧洲,北美洲,澳大利亚。 |
|
|
| | | 文献:Sp. Musc. 173. 1801; | | 产地:内蒙古:大兴安岭,阿尔山,高谦2269 (IFSBH)。四川:稻城,贡嗄山,汪楣芝814101 (d) (PE, HKAS);产地不详,北京植物研究所76468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 (内蒙古、四川),蒙古,俄罗斯 (远东地区,西伯利亚),欧洲,南、北美洲。 |
|
|
| | | 文献:J. Linn. Soc. Bot. Suppl. 1: 65. 1859. | | 产地:西藏:日东,张大成5820 (HKAS);江孜,臧穆857,858 (HKAS)。 | | 分布:中国、喜马拉雅西部温暖地区。 |
|
|
| | | 文献:J. de Bot. 12: 299. 1898. | | 产地:我国台湾省有分布记录。 | | 分布:中国、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