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| 俗名:多疣悬藓 | | 文献:Journ. Hattori Bot. Lab. 75: 62. 1994. | | 产地:浙江:昂山,山顶,树枝上,海拔1280 m,吴鹏程196 (PE)。安徽:黄山,西海门,竹枝上,陈邦杰等6992、7007 (PE);同上,狮子林,陈邦杰等7060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、日本和北美洲。 |
|
|
| | | 俗名:新野口藓 | | 文献:Yushania 5 (4): 27. 1988. |
|
|
| | | 俗名:耳叶新野口藓 | | 文献:Yushania 5 (4): 27. 1988. | | 产地:云南:Pe-long-tsin,海拔约3200 m,Maire 8 (holotype, PC);贡山县,海拔1800~2400m,汪楣芝11550b、11703 (PE);维西县,海拔2150~2200 m,汪楣芝5164a (PE);泸水县,海拔1900 m,罗健馨、汪楣芝812024p (PE)。台湾:Hsini 至Choulu 之间,海拔2000~3000 m,S. H. Lin 4144 (TUNC)。广西:融水县,树干,海拔770 m,汪楣芝46481b (PE);天峨县,树生,海拔1000 m,张灿明T005 (PE)。贵州:道真县,岩石上,海拔690~650 m,何强591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特有。 |
|
|
| | | 文献:Journ. Linn. Soc. Bot. 10: 194. 1868. |
|
|
| | | 俗名:脆叶金毛藓 | | 文献:Beih. Bot. Centralbl., Abt. 2 19 (2): 113. 14. 1905. | | 产地:广东:深圳市,南澳,汪楣芝60779、60830、60836 (PE),刘阳、汪楣芝4103、4105、4117 (PE),梧桐山,大梧桐,张力4257 (SZG),杨梅坑,张力4421 (SZG)。海南:尖峰岭,黄全II-32、1596 (PE),吴鹏程24367 (PE);顶峰北坡林区,陈邦杰等671 (PE);天池林区,陈邦杰等83 (PE),尖峰岭,陈邦杰等42b、613d (PE),吴鹏程20782 (PE),独岭林区,陈邦杰等387 (PE),吴鹏程20846-a (PE);山顶矮林区,陈邦杰等703 (PE),虎头岭,吴鹏程24100 (PE),林邦娟、李植华、杨燕仪92、142、153a (IBSC);昌江县,霸王岭,杨善20707 (PE),吴鹏程24114 (PE),虎头岭,汪楣芝45175-a、45180、45245、45240a (PE);乐东县,尖峰岭,张力5178、5186 (SZG),吴鹏程24286 (PE);陵水县,吊罗山,汪楣芝45810b (PE),吴鹏程24488、24515 (PE)。香港:大帽山,林邦娟等285、484 (IBSC),大东山,汪楣芝65672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,越南和菲律宾。 |
|
|
| | | 文献:Journ. Linn. Soc., Bot. 10: 195. 1868. | | 产地:广西:融水县,汪楣芝46906 (PE)。广东:乳源县,林邦娟1019 (IBSC);丰顺县,铜鼓嶂,张力4928、4939、4956 (SZG);乳阳县,八宝山,石坑岭,张力45 (IBSC),曾国驱91 (IBSC)。海南:大吊罗山,1977 年采集队2971 (IBSC)。 | | 分布:中国、菲律宾、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、新喀里多里亚和澳大利亚。 |
|
|
| | | 文献:Misc. Bryol. Lichénol. 9: 199. 1983. | | 产地:广西:融水县,九万山,贾渝00214,汪楣芝45979、46865,何小兰H00516 (PE)。广东:连平县,林邦娟1447 (IBSC);深圳市,南澳,汪楣芝60804、60814 (PE),刘阳、汪楣芝4064、4084 (PE),梧桐山,张力4253 (SZG);乳阳县,八宝山,曾国驱40 (IBSC)。香港:嘉道理农场,林邦娟等565 (IBSC)。 | | 分布:中国和日本。 |
|
|
| | | 文献:Journ. Hattori Bot. Lab. 46: 267. 1979. | | 产地:四川:峨眉山,九老洞,陈邦杰5663 (type) (PE);天全县,二郎山,何思32105 (PE)。 | | 分布:中国特有。 |
|
|
| | | 文献:Sp. Musc. Frond. 162. 1801. |
|
|